在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中小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勞動實踐教育基地,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套剪紙課程正在進行。老師向學生們介紹了剪紙的起源、發展以及正確的剪紙方法。隨后,小學生們拿起剪刀認真地進行裁剪。一張紅紙、一把剪刀,翻折裁剪,一張張紅紙在同學們手中變成了一朵朵綻放的窗花。
小學生們認真傾聽老師講解非遺文化。(攝影:孫超)
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中小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勞動實踐教育基地位于黃河灣步行街,該產業園既是河套非遺勞動實踐基地,也是巴彥淖爾市首個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要內容,全面提升國民文化底蘊,提高中小學生綜合素質和個人修養的教育機構?;匾劳邪蛷┠谞栘S富的河套非遺文化開展非遺研學和勞動實踐教育活動,以非遺方式講好北疆文化,不斷增強北疆文化影響力,為北疆文化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刂攸c策劃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研學項目,包括非遺文化的傳播、研究、交流以及非遺文創產品的研發。目前,非遺勞動實踐教育基地已開設皮雕工藝、黃河古窯、河套剪紙、河套面塑、烏梁素海蘆葦畫工藝等20余種非遺課程,能同時容納 380 多名學生進行非遺勞動實踐培訓。
小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非遺作品。(攝影:孫超)
“基地占地700平方米,以傳統技藝為主要課程,面向少年兒童及成人,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和傳承開辟新路徑。積極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時代價值和社會功能,創新表現和傳播方式,將陸續展現更多內涵豐富、意蘊厚重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展示具有中華文化底蘊的非遺作品,為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貢獻力量?!迸R河區中小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勞動實踐教育基地教師賈秀梅說。
責任編輯:李輝